【日誌】在舊書攤尋找回憶

前幾天寫過一篇文章,是我和魚腦討論二手模型的故事(點我)

……但其實我也是這兩年才入模型坑,二手也只買過幾次。

在各類二手商品中,我買最多的還是書;從漫畫、詩集到各種專門書,從書櫃上隨便一挑,都有很高的機率挑中二手書。

雖然跟模型有些不同,但是喜歡二手書的原因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價格低、有傳承的想像,還有可能找到稀有的絕版品。
好像變得有點太雜亂……的書櫃

第一次踏入二手書的世界,是國中時被母親帶去逢甲大學附近的舊書攤。第一次見到與書店全然不同的場所——

  • 沒有書店擺出書封的展示區、沒有暢銷書籍的排行榜,只有一旁椅子充當架子,疊了七、八本書在上面。
  • 狹小的店內只有三排書架,卻把走到逼到只需一個人就能阻礙交通的寬度。
  • 唯一相同的是書櫃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而且我也同樣的被其吸引。


也許這樣的描述讓舊書攤顯得很不吸引人。但是對於喜愛書籍的我來說,在書架間尋寶的樂趣並不會因為新舊而有所打折;而能夠用低廉的價格買到相同內容的書,對學生時代無法自由支配金錢的我來說,也是一大福音。

倒也不是全部的二手書店都是這樣髒亂、幽暗的調調。

台中就有一家裝潢、擺設與一般書店無異的二手書店,而且還座落在文藝氣息最盛的綠園道附近……雖然我不喜歡綠園道、百貨、七期這一區給人的感受,但在這裡逛二手書還是非常愉快的假日消遣。


後來聽說:在日本這種類型的二手商店很常見。

二手商品雖然價格低,但是品質常常跟新品無異。店家也都會細心分類,並按照物品的折舊程度標上價格。商店也不會給人破舊、陰暗的感覺,倒也跟一般書店沒有太大分別。

因為我入二手坑資歷尚淺,所以不確定臺灣究竟有沒有這種給人「專業」感覺的二手商店(我是有遇過不錯的二手,但那間也是日商的分店,所以就……)


但我也不是認為臺灣二手商店的感覺不好,像二手書攤、跳蚤屋雜貨鋪的紊亂……其實也是一種活力旺盛的感覺啊。那些裝潢、人工的成本,也都會反應到價格上,所以對單純只是想買書的人來說,或許意義也不大。

而且老闆隨便亂丟……丟到連自己都記不清價格,讓客人用100元買到稀有古物,也是臺灣二手市場的一個趣味所在吧!



題外話:

我上一次去二手書店已經是好幾個月前的事了。最近一次雖然不是去二手書店,但是也是買了不少二手漫畫。(我還為此寫了文章)

不過我此刻想說的漫畫無關,而是那天在租書店外看到的時尚雜誌……


在進到租書店前,眼角瞥到了熟悉的粉色長髮。

我趕緊轉過頭去確認,果然沒看錯……是曾經很愛玩的「閃耀暖暖」。

既然說是曾經,表示我早退坑了。但看到暖暖出現在時尚雜誌上,還是難掩興奮之情,有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欣慰……但旋即想起自己退坑的原因,那種欣慰馬上就被失望給掩蓋了。


提到女兒當然要放上女兒玉照,並附上遲來的中秋節快樂

19年的春天結尾時,被狐拉著一起入了閃暖的坑,但很快的我就變得比她還沉迷。

過去20多年來對換裝遊戲嗤之以鼻的我,從沒有想到光是搭配服裝、拍照就能夠讓我獲得如此多的快樂。

基本上只要回到了宿舍,就是開著閃暖在跑活動、看劇情,或者單純就只是替暖暖拍照。(現在回想起來這可能是讓我退坑LOL的原因之一,因為打LOL會妨礙我跑活動)


但到了夏秋之交,因為香港反送中事件爆發,疊紙(閃暖開發商)為了向中共示好,也開始自我審查。先是修改了原先戴著的口罩模組(因應反蒙面法),禁止特定字眼之外,甚至連公共聊天頻道都關閉了……再加上各種中國服、港台服差異巨大的福利,讓人忍不住酸「一疊兩制」。

即便有些捨不得,但我也認為自己給自己立下的原則不應該被任何原因打破。


解除安裝快一年了,隨著時間都已經快淡忘的回憶……沒想到會被一本雜誌又再被喚醒。

但即便是現在,我對自己的決定也沒有絲毫後悔。尤其是看到又有中國製手遊傳出負面新聞時,更確定我自己當初的決定實在明智……(沒錯,我就是說原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遊戲】Wallpaper Engine:讓桌布動起來!

【軍旅】鑑測之我聞

【遊戲】泰拉瑞亞( Terraria ):4個你應該買 Terraira 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