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今年第二次感覺到了冬天……
從浴室走出來時,明顯感覺到天氣已經不如前陣子溫暖了。浴室的水蒸氣向外流瀉,濃重程度不是夏日時能夠比擬的。
雖然還沒有冷到會讓我想在浴室待上一個鐘頭的程度,但現在走出浴室第一件事就是跑去關掉風扇。
![]() |
Photo by Mike Kotsch on Unsplash |
一直要到近幾年,我對冷熱的感受才有了深刻的體會;但先讓我們把撕掉的日曆貼回去,倒轉回2010年以前,小學時的我……
記得那是某年冬天,朝會結束後,班長帶領全班走回教室的路上。正巧與校長返回校長室是同一個方向,而此時的她穿著棉質的連身大衣,胸前的鈕扣一顆也沒放過,全都扣得緊緊的。
她剛好注意到我,便問我:「你都不會冷嗎?」我順著她的視線低頭確認了自己的穿著……短袖運動服加上長褲,也許寒風還讓我的臉顯得有些紅潤……不過當時的我很果斷的回答她:「不會,這種天氣只是有點涼而已。」
校長聽了我的回答後笑了笑,一旁可能是家長會長,或是某種小學的我無法理解的職位的老伯接著說:「年輕人真好,不怕冷。」兩人叮囑我要小心別感冒後就離去了。
這是我印象裡第一次察覺到:自己與其他人在冷熱的感受上有如此大的差異。
高中以前的我,基本上沒什麼機會穿長袖。即便寒流來最冷的日子,也不過是短袖衫加上外套。因為那時的我特別怕熱,能穿短袖就絕對不會穿長袖,能不穿外套就絕對不會穿外套……
國中的某年春天,還沒完全走出冬日的寒冷,實習老師穿著一件長版軍裝外套來上課。在她抄完黑板後的空閒(我從那時就不太愛作筆記),我問她:「妳穿這麼多不會熱嗎?」
我必須再次強調,我的本意是關心。因為上台報告過的人都知道,講完發現自己滿頭大汗是常態。只是我沒有斟酌字句,也沒有慎選時機,結果就變得很像在性騷擾她。
「干你屁事啦。」她說。
我也只能趕緊道歉,表示自己不是這個意思,但她似乎不買帳……只能怪我平時素行不良,講太多幹話了。
高中對穿著的限制變得更嚴格,長袖短袖都會統一換季,沒辦法再像之前一樣一年四季都穿短袖。但此時的我也不再像過去一樣怕熱,秋冬穿上外套似乎也成為能夠忍受的事。
不過為了某種自我堅持,還是偷偷的在外套底下穿上短袖……
![]() |
2018年12月,重回高中參加校慶時,穿著高中時的標準配備 |
大學之後,沒了服儀的限制,但是多了打扮的需要。所以穿著也開始順應起季節,但還是以短袖為主……這是為了順應一年有三個季節是夏天的彰化,所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暑假時,全台灣都非常炎熱,所以沒有什麼感覺;但寒假時,明顯感覺得到彰化比台中要更溫暖。
原本以為自己在卦山下修行,會讓自己蛻變成既不怕熱又不怕冷的人……但大三時接連的兩次流感,又再度粉碎了我原先的期望。
雖然依舊不怕熱,但對氣溫變低的感覺稍微敏感了些。
![]() |
日本女高中生的標配 |
「為什麼那麼堅持穿短袖呢?」也許看到這妳會想問,但妳應該也不是第一次有這種疑問了。
即便沒去過日韓,也應該有耳聞過女高中生在下著大雪的日子,依舊穿著制服裙,頂多加上一條過膝襪的事。
而「Male Nojacketus」,就是專門用來形容這種類型的人。會使用Male(男性),也是因為這種類型的人當中有很大比例是男性。
而會讓他們想要在寒冷天氣穿短袖的原因,其實跟他們個人的耐寒程度沒有太大相關,反倒是因為:
- 舒適。比起穿著厚重的衣服,輕便卻寒冷更為舒適。正常人也不會想穿著長袖打球吧?
- 外貌。洋蔥式穿法雖然很暖,但真的會把人變得更洋蔥一樣圓。
- 證明自己。這大概也解釋了為何這類型當中,男性比例特別高的緣故……有的時候男人的想法真的出其的幼稚,沒有原因,也沒辦法否認。
我自己也是舒適至上,長袖卡到手肘的感覺實在很煩人,捲起袖子也沒辦法解決。
其次,我幾乎沒有幾件長袖也是原因。我又不是特別喜歡買衣服的人,總不能天天都穿著同樣的幾件衣服吧。
綜合各種原因,所以才導致我一年四季幾乎都穿著短袖。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這樣秋高氣爽的日子實在很舒適……雖然房間因為設計不良,導致氣溫處在尷尬的「不開風扇會熱,開了風扇會冷」的狀況,絕大多數的時間還是令人滿意。
但外出騎車時,能同時感受到陽光的溫暖與微風的涼意,真的是一大樂事。
常常一不小心就讓我在外流連,忘記了自己真正的工作是替同事拿便當回來……
留言
張貼留言
嗨,我是混蛋。歡迎你將你的想法留下,我看到之後就會馬上回覆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