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事

突然想起了上週末與朋友聊天時的話題:

「剛進到大學時,我在臉書上寫的文章,還會引經據典。但半個學期後,我就不這麼做了。」

「為什麼?因為我才不過引一句《詩經》,同學就能對這句再評論三句。接著我整篇文章都會被歪去討論詩無達詁。」

朋友聽了之後笑笑地說:「搞不好他也不懂,只是為了反駁你才特別去查的。」

我腦海中浮現了那個同學上課時的狀況,以及carry我四年分組報告的辛苦後,便搖搖頭對朋友說:「我覺得他應該是真的懂啦。」(多麼保守的說法)

Photo by Mahmudul Hasan Shaon on Unsplash

這個話題就這麼不了了之,但卻成為下個話題的序言。
「大學之後真的每個人都有自己鑽研的事呢,」我一邊回想一邊說道:「像有人對民俗活動特別有研究、有人對五經特別有研究、有人對紫微姓名學有研究(學得精不精是一回事)……」

「像我,對課外事務有研究。」我指著自己說道,朋友也笑著表示贊同。


這件事我從甫升上大二之際就不斷思考。

自己在國文系顯得格格不入,究竟是暫時的水土不服,還是我真的不屬於這裡。

雖然這似乎是每個大學生,在求學的某個時期都會浮現的自我質疑;但對於我來說,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我喜歡寫文章……所以大概有整整一年的時間,我大概每隔三天就要寫一篇「我來錯地方」的文章。

我後來得出的結論是:我真的來錯地方了,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不是嗎?

(題外話,當時讀到一首蘇軾的詩,主題是被貶謫到邊疆的苦悶,瞬間有種自己的苦悶也被理解了的感覺。因此發了一篇假筆記真抒情,但因為那首詩實在太冷門了,導致同學在網路上搜尋資料時都會跳出來……直到現在還是Google搜尋的第一名 →點這看文章


先說明,我不是因為人際關係的疏離而感到被群體排擠。

我的確疏離,也的確主動排擠群體。

但會讓我有這種想法的主因是系上的課程與需求不符——

作為喜愛文學,曾經熱衷於孔孟的讀書人,我早該意識到「一字之差」可以「差之千里」;但想到學測完就能有大學讀,偷懶的心情讓我忽視了再明顯不過的警告,也就沒把「國文學系」跟「中文系」的事放在心上。


國文系上的音韻、文字、訓詁,雖然因為老師的關係還不至於太無聊,但出了課堂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再去鑽研。

反而是那些創作類型的課程:新詩、散文、古典小說、唐宋詩、詞曲……即便我不能有所表現(像我現在還是搞不懂到底該怎麼創作元曲),倒還能享受閱讀文本時所帶來的快樂。

偏偏前者無論是質與量都勝過後者,我自然是在國文系待得很痛苦。但又因為各種可明說與不可明說的緣故而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轉學……

而系上跟我類似的人也是有,但大多沒有我這麼極端——也就是尚能接受小學的摧殘,對習作課程也沒有那麼偏愛;但也有人跟我完全相反,鑽研小學,但對其他課程就沒那麼在意。


這也是我後來得出結論:「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事」的原因。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老套,像是別去叫魚爬樹之類的故事,但卻是我大學四年最深刻的體悟。

像是我喜愛創作,尤其偏愛敘事類型的散文與小說,其中小說又特別偏好狐魅鬼怪的類型;身邊的人有不創作,只議論的、也有創作新詩的,還有人是表演話劇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而且樂於投注心力在其中的事物。


如果說中學是一間大廳,有著無數的門,每道門都有著不同的風景。

校方會逼著你每天都得去其中幾扇門報到……

有時你會像我一樣幸運,意外的在其中一道門發現自己感興趣的風景;

又或者,你喜愛的那道風景,恰好在學校沒所開放的門後。


接著像我這樣以為找到了方向的人,便會頭也不回的走進門中,向著自己所嚮往的風景前進。結果也許是如願以償,也許不盡人意。中途有人會回頭,有人走得比較快……

也許同時有人還待在大廳,也許有人從一開始就在那道風景之中……


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在經歷了四年的質疑與動搖之後,對於文學創作的熱愛終於逐漸堅定了下來。

既然已經定下了方向,那麼接下來就是要義無反顧的向前了吧。

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你,也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並且努力前進。



發文前再補個論點,讓這篇文章更豐富: 

雖然此刻的我覺得在「大學生活沒有學到什麼」這件事上學到了很多,但也有可能是因為「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在作祟。(最近看書的新知識)

確認偏誤指:人會選擇性的過濾掉自己不想聽到的聲音、反駁自己的論點、與自己想法相違背的回憶,甚至主動蒐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這也是為什麼當你指出100個理由地球是圓的,依舊有人會信誓旦旦的告訴你,NASA是美國政府的陰謀,地球是平的;或是當你舉出六八九萬個不適任理由,你爸媽依舊非韓不投。

在這個「確認偏誤」的影響下,也許我並不是真的對大學生涯感到滿意。但為了要讓自己覺得「大學生涯沒有白過」,因此選擇性的遺忘掉很多浪費時間、消磨心智的事,去蕪存菁留下那些能證實「我確實有學到些什麼」的證據。

果真多讀點書是真的有用的,像這種時候就可以吊書袋。(順帶一提,我這些知識是從幾個星期前購入的《人類很有事》這本歷史普及書中看到的。這兩天應該會看完,到時候再寫篇文章談談書中有趣的論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遊戲】Wallpaper Engine:讓桌布動起來!

【軍旅】鑑測之我聞

【軍旅】就要入伍該準備什麼?2021軍事訓練役最新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