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1/2的魔法(Onward):帶上半身人父親,尋找最珍貴的寶物!
![]() |
《1/2的魔法》 (Onward, 2020) |
前言
初次看到這部電影的預告時,就覺得題材非常有趣,但角色不對自己的胃口,所以也沒有再注意後續。
這次是因為有免費電影,下班後便陪同家母一起去看。(上次是她陪我去看第三次的1917,心得點我)
本來就預想到應該會有蠻多小孩的,沒想到影廳裡1/3真的都是小孩跟父母……但意外的是也有蠻多不是帶小孩來的,或是已經國、高中年紀的小孩。
原本以為平均年齡30歲的母子出現在這種場合已經夠尷尬了,沒想到電影一播下去,就發現了更尷尬的事:
電影竟然是中文配音的……
中文配音
恕我直言,真的很尷尬。
這不是聽慣了原配音之後,就覺得其他配音都比不上的那種優越發言。
而是因為台詞、語調而感到尷尬、彆扭。
電影結束之後,跑去找了本片的台配——
- 主角伊恩 蔣鐵城
- 哥哥巴利 張至超
- 母親 龍顯蕙
- 蠍尾獅 汪世瑋
我對台灣聲優的認識不多,但只要稍微搜尋一下這些人的名字就會發現,他們根本就超級資深,而且還有人是長期與迪士尼配合的……
況且,雖然說尷尬,但是從台詞間還是能感覺得到他們想表現出角色的心境、語調,並且展現角色特色的地方……不過還是有幾處,如果用英語的話會更能夠通順的表現出來吧。
因此我覺得這尷尬的點可能源自:
- 我脫離了這部片所訴求的客群。以成人的眼光,失去了魔法之後的視角,來看就覺得有些幼稚、彆扭。
- 翻譯沒能做好本土化,原文的語法、腔調在中文配音下顯得突兀。但翻譯應該也是很困擾啦,插入太多臺式笑點被說偏離原作,不夠本土化又被說看不懂。
不過其實我看預告的時候就覺得湯姆霍蘭德(伊恩)就有一點尷尬了,所以搞不好其實是編劇的問題……
![]() |
兩人為了尋找寶物,來到了旅店……(圖片取自Yahoo!電影) |
龍與地下城
這是在預告中沒看到,但在正片中卻讓我整個「哇—哇—哇!!!」的部份。
主角的哥哥巴利,是個重度的 D&D 迷(雖然在電影的世界觀不叫這名字),不只家中的桌上擺滿微縮模型、自己有各式各樣的道具可以變裝(大概是帶團時用的吧)、熟悉各種奇幻知識,並對歷史古蹟有著超越常人的執著……啊這就我啊!!!(撇除掉我的道具是DIY而且沒錢買服裝之外)
劇情也是滿滿的龍城風:
兩個主角的父親早逝,卻留給他們一項成年禮——一支法杖和一段捲軸,讓他們能夠復活自己並與他們相處24小時。
但因為天賦不足,所以一不小心只復活了一半,而且施法道具還毀了。
兩人為了見上父親一面,便展開冒險——前往危險的蠍尾獅酒館、踏上危險道路,尋找鳳凰石來完整父親。
(過程中也不乏這類型電影必有的表面上的「和平→爭吵→和好」,「懷疑→自信」)
伊恩在學習法術的過程也很 D&D ,沒接觸過的觀眾可能以為這就是「電動遊戲」的表現手法。
但其實現代電玩對技能學習有等級限制的濫觴,還是能追溯到龍城。
玩家必須累積經驗、學習技能,經過無數試煉、任務之後才能讓自己成為獨當一面的魔法大師。
施法過程有很多條件,施法範圍有限制,失敗時的結果也由DM喇叭嘴來決定。(什麼叫魔法反彈把人變小啦,這是爆骰了吧)
雖然像是伊恩萊特富這樣三十分鐘學會法師之手、一個小時學會閃電牽引的人,DM你不能因為他是你弟就給他這樣優待啊……
※其實萊特富(lightfoot)這姓氏也很符合奇幻風格,而且也是龍城半身人種族的其中一種分支。如果你還是沒搞懂龍與地下城是什麼樣的概念的話,去年年底寫過一篇遊戲過程的文章,雖然後來因為沒再開團而爛尾了,但還是可以看一下。(連結到Facebook)
![]() |
巴利的愛車.關妮薇(圖取自Yahoo!電影) |
感動不足
也許是被配音影響了觀影時的心情,也許是被龍城吸引走了注意力(一直想著:喔喔,這個橋段不錯,放進之後的劇本裡吧)。
這片一直沒辦法讓我感受到那種直擊心靈的感動時刻……
印象最深刻的只有兩點:
關妮薇犧牲的時候……關妮薇是巴利的愛車,車的側身畫有羽翼大張的天馬,由父親留下的破銅爛鐵改造而成。巴利為了保護弟弟,並且完成任務,所以讓關妮薇撞向山壁斷絕追兵(警察)。這邊其實就可以看出這部電影雖然表面講兩兄弟尋找父親,但此時真正保護了伊恩的卻是他的哥哥。巴利不惜犧牲自己與父親為數不多的回憶,也要拯救弟弟,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結局時,伊恩會得出:比起見到爸爸,珍惜一直守護著自己的哥哥會是更重要的事。
這段最出色的是:搭配壯烈、史詩的配樂,關妮薇向前衝刺時連輪框都掉了,一跛一跛,卻像是馬蹄奔騰;巴利積欠未繳的大量罰單從車廂中飛出,從車窗延伸而出變成了天馬的羽翼;最後在爬上陡坡後飛起懸空,光線撒在關妮薇車身的馬頭上,這是屬於她的榮耀時刻。
光聽音樂還以為是波羅莫又犧牲了。
第二個感動點是結局時,伊恩讓巴利單獨與父親見面,圓滿他當時未能道別的遺憾。而自己選擇與寶石的詛咒對決,替哥哥拖延時間。
在這個當下呼應前面「兄代父職」的劇情,讓伊恩知道其實真正的父親一直都不是那個只留下隻字片語卻從未見面的人,而是一直陪伴在自己身旁的、守護著自己的那個人。
政治正確
我不知道政治正確有沒有「好的政治正確」與「不好的政治正確」之別,如果有,那至少這部片在這方面是屬於好的那一部分。
主角兄弟與母親屬於非典型家庭,哥哥代替父親的角色,傳遞了父母並不一定要拘泥於血緣。
能夠照顧得好自己、陪伴自己成長的人,比起陌生而毫無感情的人更接近父母該有的樣子。
片中還有一段是兩個女警攔下兄弟倆時,其中一人在台詞中提到:「女朋友的女兒……。」
沒有過多的著墨,只是讓人知道這位女警有一個女朋友,而且交往前就有女兒了。
但我當下卻覺得這種不經意的將同志融入劇情,稀疏平常才是本來應該要有的樣子不是嗎?
至少在當下我感覺到溫暖,覺得製作方用這種方式傳遞平權觀念實在很值得其他電影學習。
總結
我覺得這部的訴求對象真的不是我。
雖然片中有幾個笑點真的很棒有打到我,但是感動點不足(主要是因為鋪陳過少),讓我覺得有點可惜。
- 主題——奇幻風格融合現代科技的表現很棒,龍城般的探險過程也很棒!(但是這部片本身的主題好像是親情……欸?)
- 音樂——除了某幾首配樂特別醒目,其他的都有點隱薄,對劇情的幫助不高。
- 視覺——角色……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但是奇幻地景很棒,我現在很想玩龍城!
- 劇本——描寫親情、刻劃死生的部份如果能再深刻一點會更好,皮克斯前作可可夜總會在這方面就做得很不錯啊!
- 演員——台配的尷尬程度有點高,但看預告時荷蘭弟就已經有點尬了。
最後還是要說一下……
兩兄弟為了復活死去的直系血親,必須取得一種珍貴的石頭的劇情……賢者之石?鍊金術師?大格葛……陪我玩……大葛格……陪我玩……
後記
因為我本來是打算發在臉書的簡短介紹,所以對劇情、畫面等等細節就沒多加著墨,只想說說自己的感想。但是後來發現貼圖跟分段還是要到部落格才方便吶,所以就……欸嘿。
留言
張貼留言
嗨,我是混蛋。歡迎你將你的想法留下,我看到之後就會馬上回覆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