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3 【評論】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必須守護的東西是……

 §前言

  數年前在二手書攤入手了這本《大尋寶家》,封面上星光熠熠,一字排開的是麥特戴蒙、比爾莫瑞、喬治克隆尼,再加上「尋寶」、「二戰」、「歷史」……我實在找不到不買下它的原因。

  但其實只翻過幾頁,就丟著沒再動過了。後來因為整理房間的緣故,書櫃實在塞不下了,於是它此時此刻正與其他數十本書在一個紙箱中共處。

  但突然提起,原因無他,正是因為在今天看完了它的同名電影《大尋寶家》。

§劇情

《大尋寶家》,2014,The Monuments Men。

電影描述二戰當中,較少被提起,重要性卻不相上下的故事。這一群以藝術家、收藏家組成的小隊,肩負起傳承歐洲文化的使命。他們必須與時間賽跑,搶在納粹玉石俱焚、蘇聯抵達之前找回那些在戰爭中被奪走的文物,並且歸還原處。


§藝術品版的《搶救雷恩大兵》


講到二戰,不得不提的就是經典戰爭片《搶救雷恩大兵》。為了不讓雷恩家的母親經歷三次喪子之痛,因此美軍派出一整個小隊去拯救雷恩家年紀最小的孩子(也是麥特戴蒙)。

在電影當中也好,在觀眾之間也好,不斷有人去質疑:「派出六、七個人去拯救一個人,值得嗎?」


《大尋寶家》也有相同的疑問——為了藝術品,犧牲性命值得嗎?

劇情當中,「大尋寶家」們也遇到了相似的困境:

他們請求前線的軍官停止砲擊有著珍貴文物的教堂,卻被軍官斥責:他不會寫信告訴一位母親,他的兒子必須因為一座藏有珍貴文物的教堂而犧牲。


他們的任務不能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但難道真的一點意義也沒有嗎?

隨著劇情進展,他們亦先後失去了兩位同伴,但他們尋找文物的決心並沒有絲毫受到影響,反而是變得更加堅定。雖然可以將這種心情視為「不要讓亡友的犧牲白費」,但如果這件事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意義,他們也決不可能堅持到底,不是嗎?


這部電影很肯定的給出結論:即使有人因此犧牲,但拯救回來的文物,絕對值得他們這麼做。

但是,為什麼?


§藝術


我其實沒有什麼美學的鑑賞力,去了博物館參觀,絕大多數時間也是走馬看花。但因為我長期接觸歷史、文字,所以相當能夠理解這些藝術品,真正的價值時常不只是反應在數字上而已。


納粹在歐洲四處劫掠藝術品,凡是帶得走的沒有一項留下來,帶不走的就地銷毀。在他們的想像當中,只有世界第一的帝國所打造世界第一的博物館,才配擁有這些珍品。

「我不能擁有,那誰都不能」的心態有多差勁,大多數的人都能理解。


隨著帝國傾覆,為了不讓這些珍藏品落入他人手中,納粹不惜燒毀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經典。

這也讓「大尋寶家」們要對抗的目標,從「不知文物價值的盟友」再增加了一群「深知文物價值,卻不願意分享的敵人」。


不幸中的大幸,最終文物大多數都回到了它們原先所屬的地方。但可悲的是,許多從猶太收藏家奪來的文物,卻比原先的主人更加長壽。


§誰的歷史


電影中喬治克隆尼說:

「你可以殺光一整代人,將他們的土地與房屋都摧毀殆盡,但他們總能找到方法回到這。但如果你消滅了他們的歷史、摧毀了他們的文物,他們就會像是從不存在一樣。這就是希特勒正在做的,也正是我們必須挺身而出阻止的。」


納粹的帝國覆亡,大多數文物得以倖存,但此時此刻一個極度相似的帝國正在重蹈覆轍……

它禁止語言,消滅族群,查禁書籍,摧毀文物……只為了建立一個紅色帝國。而且與希特勒如出一轍的是,當它的根基越是晃動、越是不穩固,它摧毀的力量就越是加強,越是瘋狂


當台灣在討論歷史課本的內容,中共正在讓某些族群的歷史消失。

我對中國沒有好感,但是它的文化、藝術與美感卻陶養我成為現在的模樣。因此在電影中看到這段情節時,也同樣倍感憂心:今天消失的是少數族群的文化,但明天哪項顯學會突然被冷落、被查禁,只要中共繼續掌權的一天,就沒人能夠知曉。

§電影本身


我覺得它在剪輯、敘事上都還有進步的空間。前半部處理的有些混亂,讓人摸不著頭緒,也許需要小說來輔助才能更好的理解故事……但這就失去了拍成電影的本意,好的電影可以引起觀者去尋找原著的動力,但不應該只是依附在原著上。


電影本身的題材非常小眾,雖然是講述二戰,但講述的是戰爭末期,也沒有什麼戰爭場面,而題材本身亦增加了觀影門檻。

但它利用星光熠熠的卡司,加上幽默的對話,讓觀影過程不至於枯燥,這點是值得稱讚的。


但作為好萊塢電影,帶著強烈的美國色彩也是不得不提的。

納粹是邪惡、毫無人性的,西歐各國是無力反擊、等待拯救的,蘇聯虎視眈眈、貪婪與納粹不相上下,唯有美國是大公無私,拯救文物不遺餘力。


§總結


總得來說,我認為這部電影的劇情發人省思,可以引起反思:「藝術品的價值」、「收藏家的心態」,並關注此刻在世界各地正上演著的文化浩劫。

但電影本身卻沒有對得起它的卡司,是演員大於角色的負面教材。


我喜歡這部電影嗎?算是喜歡,因為我打算待書架清出位置後,將它重新擺回架上。

畢竟對我來說,藝術品、書籍只有在被人欣賞時才能展現它的價值,無論是陰暗幽深的礦坑,或是積滿灰塵的閣樓紙箱都不是最適合它們的歸所。

 

 也許你會喜歡:

【評論】1917:身歷其境的一戰體驗

【評論】兔嘲男孩( Jojo Rabbit ):我們沒有不同  

【評論】杜立德( Dolittle ):買了電影票,卻進了動物園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遊戲】Fallout 4:牙買加平原的寶藏(Find the Treasures of Jamaica Plain)

【遊戲】Wallpaper Engine:讓桌布動起來!

【軍旅】就要入伍該準備什麼?2021軍事訓練役最新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