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混蛋流購物評估術

  §敗家大師,負債之子


  昨晚一不小心又手滑敗了模型——這一不小心大概醞釀了三天吧,先是不小心搜尋到,不小心加進購物車,不小心申請了海關實名認證,不小心下訂,不小心轉帳——看著架上剛買回來不過一週的BD,心裡突然有些不太踏實……

  像是為了尋找理由自圓其說,大腦突然開始激烈運轉,就在此時,一個絕妙的idea就這麼「噹💡」的彈了出來。

  「對啊!只要用了這個方法,就能夠輕易的評估自己是不是衝動購物了!」





  §混蛋流購物評估術


  寫在前頭:這個方法只適用像我這樣,每個月有固定配額零用金的人。假如你是石油王,衝動購物從來都不是問題;或是根本就沒有閒錢用在娛樂,那這個方法效果恐怕會打折。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自己一個月可花在娛樂的費用有多少。

  接著,我們找到一項喜愛的商品,並且計算它佔整體娛樂費的比例,再乘以一個月的天數。

  最終得出的天數,就是評估這項商品價值的指標——只要達到這個天數,物品依舊閃閃動人、令人滿意,那就代表值回票價,甚至這股熱情一直持續下去的話,就能達到物超所值。當然,如果在那天到來之前就變得興趣缺缺,那就能歸類為衝動購物了……


  

  寫得有些複雜,連我自己都不確定這樣有沒有描述錯誤。所以讓我用實例來重新驗證一下:

  我一個月有5000元的娛樂費,上週花了4000元買限定版藍光。等於我將一個月80%的娛樂費都投資在限定版藍光上了,那換算成天數就是25天(31×0.8=24.8,四捨五入)。意味著從我拿到物品的八月十二開始,一直到25天後的九月六號,我都必須要對這個限定版藍光,打從心裡的感到滿意。

  雖然目前進行還不到一半,但就現況來說,我是蠻有自信可以讓它物超所值的啦。


  再舉一個例子:

  2016年時,我以1690元購入《俠盜獵車手V》,相比現在沒特價只要960元,當初的我似乎買貴了。

  但只要仔細評估一下,當時高中的我,一個月頂多500元的娛樂費,等於這一款遊戲最少得讓我玩上三個多月才會回本。

  結果你們也都知道了,我從學測結束一路玩到放榜、面試、進大學、大學畢業,上週末我還在玩。總時數也有1557小時,這還是只算了線上模式,實際上我一個小時平均費用大概不到一元吧。相比起960入手,卻玩不到1000小時的人,我實際上賺得多。

  

  舉了兩個正面,來看一個負面的例子吧:

  夏特時入手的遊戲「Muse Dash」,雖然價格比便當還低,但是我從購入至今遊玩時數還不超過我吃一頓飯的時間……這就是典型的衝動購物了。(因為當時想湊$400把學妹送的禮金花掉)



  §缺點


  但很明顯,作為我想出來的idea,肯定要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首先我能想到的是:「商品的價值不應該單純只有使用時數」,舉例來說:一客上千的牛排,跟一客一百的夜市牛排,能帶給我的飽足感是相仿的。但顯然,上千元的牛排有除了飽足感之外的其他價值存在,可能是店家的裝潢、料理的手法、選用的食材,無法去察覺其中差異,並不能滑坡成「千元牛排沒有價值,不如夜市牛排」。

  再者,也有可能出現「看電影只有兩小時,如果看到讓氣憤的爛片,不就把錢都丟水溝了嗎?」雖然這種狀況應該不管是石油王還是我都會覺得很生氣啦,只是石油王生氣可能明年就入股自己做製作人了,我生氣也只能在網路上亂譙。


  而第二個問題就是整個計畫都是建立在「預算明確」的狀況,如果沒有先編列預算在娛樂,就沒辦法換算出應該要開心的時間有多長。雖然這能夠反過來用一天的日薪推算就是了(假如一天薪水是500元,買了1000元的東西至少要開心兩天)。

  

  最後一個問題是:「評估效果建立在自己的良知上,難保不會自欺欺人」。明明買了東西根本沒在用,也一點沒有ドキドキ的感覺,卻為了不要被說是浪費錢的人,欺騙自己覺得很好用,那就變成捨本逐末的人了。

  

  §總結


  其實我自己從想出這個方法到實踐,也不過幾天的事,成效如何尚不明確。而身為數理能力0的我,能不能好好的把這個想法傳達給大家其實也不清楚。

  如果至少能幫助到一個人,能夠好好的評估自己的用錢方式的話,也就不枉費我寫這篇文了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遊戲】Fallout 4:牙買加平原的寶藏(Find the Treasures of Jamaica Plain)

【遊戲】Wallpaper Engine:讓桌布動起來!

【軍旅】就要入伍該準備什麼?2021軍事訓練役最新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