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賽道狂人( Ford v Ferrari ):七千轉後的世界只容得下最純粹的熱情
前言
上週和國中班導聊天時談到了最近看的電影,他推薦我這部《賽道狂人》,但也沒說原因。
我思忖了一下:去年年底沒去看的原因,單純就是因為太忙了,而不是沒有興趣。
克里斯汀貝爾加上麥特戴蒙,兩位都是我非常喜愛的男演員;再加上本片後來成功奪下小金人,更是大大增添了我的興趣。
查了一下萬代福的時刻表,《賽道狂人》正巧只上映到這週,便約了朋友趕緊去看。
賽道狂人 Ford v Ferrari, 2019 |
不單純只是賽車電影
我不確定台灣的賽車迷多不多,但至少我身邊沒有太多這樣的人。再加上我本身對車就沒有研究,「賽車」確實很難吸引到我。
但《賽道狂人》並不單純只是一部賽車電影。
特別強調的原因是怕有人誤以為它是以刺激、腎上腺素為噱頭的爽片,而錯過了它豐富的劇情與深遠的內含;還有那些期待能看到《玩命關頭》那種科幻賽車片的人,可能也會失望。
賽道狂人的主題是「友情」與「堅持」——麥特戴蒙飾演的卡洛謝爾比與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肯邁爾斯的友情;兩人對賽車事業的堅持、恩佐法拉利與福特亨利二世鬧彆扭的堅持(?)、福特高層明爭暗鬥的堅持等等……
卡洛謝爾比(麥特戴蒙飾,左)|肯邁爾斯(克里斯汀貝爾飾,右) |
速度與基情
肯邁爾斯是一位來自英國的移民,他曾在二戰時擔任坦克駕駛。電影開始時他同時擁有技工與車手的身份。
擁有高超車技的他,同時也擁有一個極為頑固的牛脾氣。
與他相對的卡洛謝爾比,是前賽車手(是在利曼大賽奪冠的第一個美國人),電影開始時是已經退役,成立了自己的汽車經銷公司。
他處事圓滑,擅長打公關。
兩人的個性在第一場賽車就完整的體現了大致的輪廓:
邁爾斯因為賽車不符比賽規定而和檢查員槓上,此時謝爾比趕緊在中間緩夾,找到折衷方案讓邁爾斯上場。
但還是怒火中燒的邁爾斯,一言不合就往謝爾比丟板手,最後卻砸中自己的擋風玻璃。
他索性就用膠帶黏住擋風玻璃,依舊在比賽中大敗對手。
邁爾斯後來因為火爆的個性與福特汽車的李歐畢比(公司高層)結下樑子,讓李歐用盡手段想阻止邁爾斯出賽、奪冠;但圓滑的謝爾比卻能夠說服亨利福特二世,讓他一人掌管整個車隊,盡力的保住邁爾斯這位傳奇車手。
即使兩人有如此大的差距,但其友誼之深厚是毋庸置疑的。
當李艾科卡(福特行銷主管)找到謝爾比,請他幫忙協助組建車隊時, 謝爾比立刻就想到了邁爾斯。
兩人因為出賽與否而產生爭執時,火爆的邁爾斯出拳打了謝爾比,兩人纏鬥完就躺在地上笑著回憶上次打架是什麼時候。
一直到最終,邁爾斯因為遭遇車禍過世,謝爾比也是最走不出傷痛的那個人。
法拉利、福特與利曼大賽
回過頭講這整部電影的一些背景設定:
身為美國汽車龍頭的福特汽車,在六零年代逐漸受到其他車廠的挑戰,業績開始下滑。為了挽回聲譽,並重振其龍頭地位,行銷部門的李艾科卡建議學習法拉利發展賽車事業。
當時的法拉利由恩佐法拉利(前賽車手)領導,一心投入賽車的研發與競賽,雖然連續好幾年奪下法國利曼大賽冠軍。但入不敷出,已經瀕臨破產。
想要快速組建車隊的福特公司,便提出了收購法拉利的交易。
法拉利與福特有許多不同之處:像是法拉利的車都是手工製造的精品跑車,福特則是流水線大量生產;法拉利蟬聯許多國際賽事的冠軍,而福特僅著眼於美國國內的賽事;而最讓法拉利不能接受的——是合併後福特將掌控法拉利車隊的大小事。
恩佐法拉利認為讓這群財大氣粗的美國佬掌控自己的車隊是奇恥大辱,便氣憤的拒絕了交易,還不忘罵了福特的工廠與老闆:亨利福特二世。
「告訴他:他不是亨利福特,他永遠都只是個二世。」
正常人都不想永遠活在他人的陰影之下,更何況是叱吒風雲的大老闆。亨利福特二世誓言要在利曼大賽擊敗法拉利,以雪前恥。
而這一場讓眾人矚目的「利曼大賽」,正式名稱是「利曼24小時耐力賽」( 24 Heures Le-Mans ),顧名思義:要連續跑二十四小時。有賽車界的馬拉松之稱。
其中考驗的不僅僅是車的疾速,還考驗著車子的整體性能、車手的反應與耐力。
電影當中也有一段是謝爾比在告訴李艾科卡:「速度並不是全部」。
商業思維與職人精神
「職人」源自日文,其實就是「工匠」的意思。而「職人精神」,就是指在個別領域鑽研,登峰造極的人。在本片裏,肯邁爾斯、卡洛謝爾比都是賽車職人的代表。
他們因為對賽車的熱情而投入這個行業,將一生獻給賽車,將熱情投入研發、競賽。
與他們相對的是福斯所代表的商業思維,追求企業化管理與最大利益。
而這對以流水線帶動現代汽車工業的「福斯汽車」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註解。
企業本來就是為了賺錢而存在的,但是當經濟考量遇上理想、抱負或堅持時,又該如何妥協呢?
本片並沒有讓亨利福特二世扮黑臉,相反的還讓他在坐了全新的 GT-40 後痛哭流涕的表示:希望父親活著見證這一切。而這個汲汲營營的角色便落到了李歐畢比身上。
他出於對邁爾斯的厭惡,還有為了獨攬功勞等緣故,不斷阻礙主角兩人。
甚至在最後的利曼大賽,提出「讓三台福斯賽車一齊進入終點線」的提議,就是為了要盡可能的博得版面。而這也確實讓福斯出盡風頭。
其實這樣的事情,也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委託設計師:業主又要壓低價格,又要求高品質的成品。
我身為國文系一員,偶爾也會有——雖然為了興趣進了國文系,卻不知道畢業後能做些什麼的感慨。
1966年利曼大賽上的真實狀況 —進入終點時其實是有一些距離的 |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離開賽道」
這句話是謝爾比的技工對邁爾斯的兒子說的,最終卻一語成讖,成為兩位主角的寫照。
前面提到李歐畢比為了宣傳而讓三台賽車一齊進入終點線,但最終卻因為規則(同時進入以起點最遠的贏),而讓邁爾斯失去了冠軍頭銜。
邁爾斯本來可以獨自贏得比賽的,但他用了整部戲的時間去了解到自己並不能永遠一個人單打獨鬥,而選擇與團隊妥協。
輸了比賽,卻能夠悠然的與謝爾比約定明年再戰利曼,誓言奪得冠軍。
無奈數個月後,他就在一次試車中身亡。也成為了那個永遠離不開賽道的人。
而這同樣也發生在他最好的朋友謝爾比身上,他懊悔自己將李歐畢比的話轉達給邁爾斯,間接的奪走了他的冠軍。走不出喪友陰霾的他也是離不開賽道的人。
索性幾個月後,他也找到了重新振作的方法。他將當時邁爾斯用來丟他的板手交給邁爾斯的兒子,語重心長的將他父親的意志傳達給兒子。就在這有些惆悵的結局當中本片結束。
奧斯卡奪金
本片在奧斯卡上奪得「最佳剪輯」與「最佳音效」,實至名歸。
片中的每一次打檔,引擎拉轉聲或是過彎時煞車生都讓人身歷其境,尤其是最終將近半小時的利曼大賽——更是將剪輯與音效的功力發揮到最透徹。
不僅僅像是在看一場真實的比賽,甚至還要更精彩。再加上克里斯汀貝爾與麥特戴蒙兩人精湛的演出,讓我這樣完全不懂規則與汽車的人,也能完全投入在引擎咆嘯的狂熱當中。
本片的配樂也相當到位,不僅作為輔助襯托氣氛,就算是單獨拿出來聽也相當耐聽。
尤其是 〈 Le Mans 66 〉這首,更是我這幾天不斷重複聽的BGM。
結論
這部在很多細節上與史實有所出入,這些改動也讓電影變得更加緊湊與易於理解,身為非賽車迷,甚至是考到駕照兩年以來只開過一次車的人——這部電影所要傳遞的訊息是一點也不難懂的。
它傳達兩個簡單的訊息:一個是「選擇你愛的」,另一個是「愛你的選擇」。
邁爾斯將一生奉獻給賽車,即使遇到小人陷害也不氣餒,轉身繼續埋頭在事業當中。
謝爾比能屈能伸,在前進的同時不忘帶上朋友,兩人的友誼也相當令人動容。
本片除了有兩人精彩的演出,讓人反覆咀嚼的劇情,重點是進戲院看一大堆賽車一字排開,奔馳在賽道上……即使一知半解看不懂在幹嘛,也會感到莫名的熱血,不是嗎?
留言
張貼留言
嗨,我是混蛋。歡迎你將你的想法留下,我看到之後就會馬上回覆你囉!